发布时间:2025-10-31 09:49:48 编辑:犀牛牛来源:犀牛国际教育
不知道各位同学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A-Level考得好,一只脚就踏进G5了”?这句话在几年前几乎是金科玉律。那时候,A*AA仿佛是通往名校的“通行证”。可如今,越来越多同学发现——高分不再意味着稳录,高分也可能被拒。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英国大学的录取逻辑,正在悄悄改变。
A-Level依旧重要,但它的角色已经变了。从“唯一的标准”,变成了“基本门槛”。大学们现在更想看到的,不只是你在成绩单上的A*,而是那份藏在分数背后的学习热情、探索欲望,以及真正的学术潜力。
一、从“看分数”到“看人”:录取逻辑的静悄悄转变
在英国高校的录取系统中,A-Level本来是“筛选工具”——它代表了学生是否具备大学学习的基本学术能力。但过去几年,招生官越来越清楚一个事实:成绩能证明努力,却不一定代表热情;能展示能力,却不一定预示潜力。
尤其是疫情和“成绩通胀”之后,这个问题变得更明显。2021年,拿到A或以上的比例高达44.8%,几乎是一半学生。当几乎人人都是“学霸”,成绩就失去了区分度。于是,大学开始思考:“我们究竟要招怎样的学生?”
答案逐渐清晰:
他们要招的不只是高分考生,而是能在学术上思考、质疑、探索的人。
也就是说——从“分数高”变成“会思考”。
(图源:ofqual官网)
二、PS改版:从“讲故事”到“讲学术”
还记得以前写PS(Personal Statement)的时候,大家都爱“讲故事”。
“我从小喜欢经济学。”
“一次去市场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供需关系的重要性。”
那时候,谁的故事更动人,似乎就离名校更近一步。
但时代真的变了。PS结构不再是一篇自由发挥的“情感作文”,而是被拆分成六个固定问题,每一个都聚焦于“学术”层面: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this course?(为什么想学这门专业?)
What have you done to prepare academically?(你为此做了哪些学术准备?)
What relevant experiences or activities have you done?(你有哪些相关活动或经历?)
What skills have you developed?(你培养了哪些技能?)
How do these relate to the course?(这些经历与专业有什么联系?)
Any other achievements you want to mention?(还有哪些想提及的学术成就?)
这种改版直接改变了录取官的关注重点——大学不再只看你会不会“讲故事”,而是想看到你“为什么学”、“怎么学”,以及“学到了什么”。
换句话说,模糊的“兴趣表达”已经不够了,你必须用具体的行动去证明你的热情。
(图源:包图网)
一个优秀的回答,往往长这样:
“阅读Stiglitz的《In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in the Paradigm in Economics》让我意识到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效率的影响,我在EPQ中进一步研究了二手车市场的定价模型,并用Python进行了数据回归分析。”
这样的表述,不再是“我喜欢经济学”,而是“我动手做了研究,并且思考了背后的理论”。
它展示的是你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深度,而不仅仅是情感。
UCL的一位招生官曾在访谈中直言:“Personal Statement不是让学生‘推销自己’的广告,而是让我们看到他如何思考学术问题。”
剑桥的招生负责人也强调:“我们更希望看到申请者展示出学术兴趣的深度,而不是单纯地说‘我热爱经济学’。”
可以说,PS改革的核心,是让招生官把目光从成绩单移向“学习者本人”。他们想了解的不再只是你的分数,而是你的学术路径、求知欲,以及你是否具备持续探索的能力。
这场改革,让“讲故事”的时代结束了,也让真正热爱学习、敢于思考的学生,有了更闪光的舞台。

(图源:ucl官网)
三、G5的“隐形选拔”:测试与面试更关键
当越来越多学生都拿到相似的高分时,剑桥、牛津、LSE、UCL和Imperial这五所G5名校自然要寻找新的区分标准。于是,入学测试和面试逐渐成为他们最信赖的评估环节——因为这些环节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学术思维,而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
以剑桥和牛津为例,它们最看重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思维的深度。剑桥经济学专业要求申请者参加TMUA(数学入学测试),牛津的工程与数学相关专业则需要MAT或STEP成绩。不同于A-Level考试,这些测试更像是一场“脑力对话”:题目开放、没有固定答案,考官真正想看的是——你如何思考。剑桥经济学院的一位教授曾说:“我们并不希望学生能背出模型,而是希望他们能在陌生问题下依然保持逻辑。”
面试更是如此。经济学面试中,导师可能会问:“如果政府让所有食物都免费,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解答,关键在于你能否建立清晰的思维链条。很多拿到A*A*A的学生反而因为回答僵硬、思维不够灵活而被淘汰,而一些AAA的学生凭借冷静分析与清晰表达赢得了录取。这就是G5名校最看重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更是“思考的能力”。
而在LSE、UCL、Imperial这类伦敦高校,重点则放在“学术准备过程”。LSE经济系尤其强调申请者的学术动机。一位被录取的学生A-Level成绩是A*AA,她在PS中提到自己用Excel分析英国房价与租金比率,并在EPQ中进一步研究供给约束问题。面试时,招生官直接提到她的数据分析过程,可见其分量。UCL则更看重学生是否有课堂之外的学术拓展——比如是否读过期刊、参加过暑校、或独立完成研究。Imperial工程学院更直接,将ENGAA和MAT成绩列入主要考核标准。

(图源:牛津大学MAT官网)
可以说,如今的G5录取已经不再是“拼成绩”的单一竞争,而是一场多维度的选拔。分数只是入场券,而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你能否在学习之外展现出探索精神、思维能力与学术深度。换句话说,G5要的不是完美的考生,而是“会思考、能成长”的学习者。
五、中国学生该如何应对这场“评估革命”
这场录取逻辑的转变,对中国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在于,我们的教育长期更重视分数、标准答案和应试技巧;而英国大学更关注思考方式、学习动机与探索精神。机会则在于,只要你能提早规划、敢于展示真实的学术兴趣,就能在千篇一律的高分申请中脱颖而出。
1. 让你的“学术旅程”更有内容
过去我们习惯写“我热爱经济学”、“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但现在,这种空泛表达已经打动不了招生官。要让他们看到的不只是“热爱”,而是“行动”。想想自己真正做过什么——你读过哪些书?做过哪些小研究或项目?有没有哪一刻让你对学科产生新的思考?
比如这样写就非常有说服力:
“阅读Mankiw的《宏观经济学原理》让我初步理解了经济体系的整体运作,但我意识到书中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过于理想化。于是我在EPQ中研究了垄断市场对价格机制的影响,并尝试用数据模型来验证。”
这种表达方式比简单地说“我喜欢经济学”更真实,也更体现出主动学习的精神。对招生官来说,这样的学生,才是他们最想要的人。
2. 提前规划入学测试与面试
G5的入学测试和面试越来越重要,而这些能力无法靠“临时抱佛脚”获得。工程、数学、经济类专业要准备TMUA、ENGAA、MAT或STEP;法学要考LNAT;医学专业则需要UCAT或BMAT。这些考试不仅考知识,更考思维。提早一年规划,逐步训练逻辑分析与英文表达能力,才能让自己在真正的选拔中游刃有余。
而面试更是展示你“思考方式”的舞台。与其追求“正确答案”,不如练习如何把思维过程说清楚——让导师看到你如何分析、推理、反思。剑桥和牛津的教授们更看重的是“思考的路径”,而不是“答题的速度”。
(图源:包图网)
3. 打造属于你的“学术档案”
除了A-Level成绩,你还需要一个能代表你思考深度的“作品集”。这可以是EPQ(Extended Project Qualification)、一篇学术论文、一段暑期科研经历,甚至是一项社会调查。只要它能体现你独立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能成为面试中的加分项。
例如EPQ主题可以是“AI对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冲击”。如果你能结合经济学理论,如比较优势或技术替代进行分析,并用数据来支撑观点,那份研究的含金量,远比一连串A*更能体现你的“学术成熟度”。
这些真实、有内容、有思考的积累,最终会成为你申请中最亮眼的“隐形分数”。
(图源:AQA官网)
结语:A-Level依旧重要,但它不再定义你
同学们,成绩仍然是进入名校的敲门砖,但能让你走得更远的,是你的热情、思考和行动力。A-Level的含金量并没有下降,它只是从“唯一货币”变成了“基础货币”。名校录取官想看到的,不再是完美的成绩单,而是一个愿意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你。所以不要害怕成绩不完美,也不要被A*的神话绑架。真正能打动大学的,是那个愿意花时间去探索、去质疑、去成长的自己
犀牛ALevel培训体系完善吗?
具备完善的辅导培训课程体系。包含ALevel预习班,ALevel强化班,ALevel大考冲刺班,ALevel同步培训班,ALevel全日制脱产课程。
ALevel全程班——60h
全程A班课程帮助学生强化知识体系。
ALevel预习先修班——20h
以ALevel课程帮助同学们梳理知识框架。
ALevel同步培训班——40h
同步国际学校校内学习,基本可涵盖所有教材内容;
ALevel大考冲刺班——10h
大考之前解决考前重点难点问题,达到快速提分目的。






犀牛ALevel可以保分吗?
可以的。犀牛同培冲刺保A王牌营是开设于2025年9月到2026年4月期间。旨在帮助学员在此期间高效冲刺5月CAIE大考,覆盖从G1到AS年级。
保A承诺
前测分数需要达到75%以上,如根据保分协议条款完成全部辅导内容后参加考试未达到A等级,退还缴费金额40%。

AMC10-31
物理碗10-31
CCC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