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1 23:49:24 编辑:橘子来源:犀牛国际教育
AP经济学包含AP宏观经济学和AP微观经济学,是较为热门的报考科目,很多刚入门AP的同学在面对这两个课程时,不知道AP经济学选宏观还是微观?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一篇帮你理清思路!
AP微观和宏观经济怎么选
AP微观和宏观经济的区别
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家庭和企业)的选择行为及其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总量关系,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等。
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供需分析、市场结构和竞争、生产成本和利润最大化、消费者选择和行为、收入分配、市场失灵和政府角色等。
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和失业、货币和财政政策、国际贸易和汇率、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等。
考试难度与特点: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较多(如弹性计算),图表分析占比较大,需熟练掌握供需曲线等图形。5分率相对较高,适合数学基础好、逻辑思维强的学生。
宏观经济学:概念抽象,如货币乘数、菲利普斯曲线等,需深入理解经济模型。对政策分析能力要求高,计算量相对较小。
学习方法:
微观经济学:学习时要学会画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市场的图,并能加以解释和分析。
宏观经济学:学习时要学会画生产可能性曲线(PPF)、总供给和总需求变化图、菲利普斯曲线图等。
AP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怎么选
适合人群:
微观经济学:适合对个体经济行为感兴趣、计划申请商科(如金融、会计)、理工科(如计算机+经济交叉学科)的学生。
宏观经济学:适合对国家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关系感兴趣,或计划申请公共政策、政治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
研究对象与内容:
微观经济学:聚焦个体行为,如消费者决策、企业定价、市场供需关系等,贴近生活,易理解,适合初学者。例如分析咖啡涨价对奶茶销量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关注国家或全球经济整体运行,如GDP、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概念较抽象,需较强逻辑思维。
学科基础:
经济学基础薄弱: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同学,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其涉及的概念相对简单,有助于建立经济学思维。
有一定经济学基础:如果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学习微观或宏观经济学。
学习目的:
兴趣与深入学习:如果真正对经济学感兴趣并希望深入学习,建议同时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参加两门考试。
时间有限与冲分:如果学习时间有限,主要目的是冲分,可以选择其中一门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选择微观经济学,因为其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且考试容错率较高。
犀牛AP课程安排
01 犀牛AP课程安排
课程类型:3-8人小班/一对一课程
课程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开课,课程可回放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授课/纯英文授课均可

02 AP辅导课程师资
犀牛学科培训师资团队的老师毕业于全球TOP院校,包括:剑桥大学、帝国理工、新加坡国立等藤校G5院校。

03
犀牛AP出分成绩


AMC10-31
物理碗10-31
物理碗10-31
CCC10-29